在材料科学实验室中,金相分析是揭示金属内部结构的"火眼金睛"。而金相冷镶嵌技术,则如同为样品量身定制的"显微镜载玻片",为观察提供稳定支撑。这项技术通过化学固化而非高温熔融,在室温下快速固定样品,成为精密检测的关键环节。
技术原理:分子级"冰封"
冷镶嵌的核心在于利用液态树脂(如环氧树脂、丙烯酸树脂)与固化剂混合后发生聚合反应,形成坚硬透明的固体基体。这一过程无需加热,避免了高温导致的组织变化,尤其适用于热敏感材料(如高分子复合材料、电子元件)或含低熔点相的金属样品。树脂渗透进样品孔隙,形成机械锁合,确保切割、抛光时结构完整。
操作流程:三步成就完美镶嵌
样品预处理:清洁表面油污,对易氧化材料进行真空封装或惰性气体保护。
树脂调配:按比例混合双组分树脂,真空脱气消除气泡(关键步骤,气泡会导致光散射影响成像)。
固化成型:将样品置于模具中,注入树脂后静置2-4小时(部分快速固化树脂仅需6分钟),待完全硬化后脱模。
问答环节
Q:冷镶嵌与热镶嵌如何选择?
A:热镶嵌效率高但可能改变组织,冷镶嵌更适用于:①热敏感材料;②复杂形状样品(如薄片、线材);③需保留原始应力的研究。
Q:树脂收缩率会影响结果吗?
A:优质冷镶嵌树脂收缩率低于0.5%,如古莎的泰克诺维系列冷镶嵌树脂。关键要保证固化时间充足,避免内应力导致样品开裂。
Q:如何提高镶嵌透明度?
A:除严格脱气外,可选用Technovit 4006透明冷镶嵌树脂或者环氧树脂。
更多信息可咨询:13390834960
网址:www.pschina99.com